玉米淀粉廢水的般組成為:總糖0.3%~0.7%,粗蛋白2.1%,固形物5%~10%,粗纖維2%~3%,脂肪酸0.1%~0.3%。玉米淀粉生產不受季節(jié)影響,可年生產。工藝用水量很大,般為5~13m3/t玉米,玉米淀粉廢水中主要成分為淀粉、糖類、蛋白質、纖維素有機物質,COD值為8000~30000mg/L,BOD5值為5000~20000mg/L,SS值為3000~5000mg/L,pH值4~6,呈酸性。另外,在玉米浸泡過程中,為破壞玉米的機械強度,削弱淀粉與其他部分的親合力,分離可溶性蛋白,同時為抑制徼生物單生繁衍,在浸泡時加入定量的亞硫酸溶液,浸泡水中亞硫酸濃度約0.1%。因此,廢水中含有SO32、SO42-,當兩者濃度分別超過300mg/L時,用厭氧法處理會對產甲烷菌有抑制作用。 玉米生產淀粉產生的污水處理工藝如下: 污水自流進入格柵池,去除污水中固體懸浮物,然后流至調節(jié)池,有地進行水量和水質調節(jié),經提升泵送入A/O工藝池,污水及從沉淀池排出的含磷回流污泥同步進入厭氧反應器,其主要功能是釋放磷,同時對部分有機物進行氨化,污水經厭氧反應器進入缺氧反應器,其要功能是脫氮,硝態(tài)氮是通過內循環(huán)由好氧反應器送來的,混合污水由缺氧反應器進入好氧反應器,其功能是多重的,去除BOD、硝化和吸收磷都是在該反應器內進行的,從好氧出來的污水部分回流到缺氧反應器,部分污水自流進入沉淀池,水中的懸浮物沉淀到污泥斗中,污泥在斗中經過段時間的濃縮后,定期回流到調節(jié)池,剩余污泥排入干化池進行干化和回收處理,出水經兼性塘進行后續(xù)處理后達標排放 。 
|